描述
本书简介: 黎斯华自幼热爱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,向往书本中之人物与理想世界;发而为文,感情真挚,思想纯朴,脱俗出尘。本书收录其论中国历史之真精神、中国传统读书人承担世运、坚毅赤诚之人格,故作者言:中国之史学实质为「志学」。以见人之精神力量,可以伸入历史,贯于天地,永远感动人心。作者之一生,亦实为此一精神之展现。能读此书,可扣中国历史之门。
本书简介: 黎斯华自幼热爱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,向往书本中之人物与理想世界;发而为文,感情真挚,思想纯朴,脱俗出尘。本书收录自其少年时代起,不同阶段之创作,包括散文、随笔、游记、读书心得。读之可感受到深藏于斯华心中之历史情怀,与其对人生、对中国文化之大情大愿。
本书简介: 本书十大优点 一、 通过实物、现场,追踪孔子,深入体会孔子之处境、时代、心态、抱负,及所经历之考验、挫折,仍然坚持理想之伟大人格,以复活孔子; 二、 从世界文化立场,比较孔子与西方圣哲之异同,从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之了解,亦是刷新儒学之作; 三、 沿途讲解,每一站均有动人故事,每一地均有生命成长之启发,并非一般导游书,而是集历史、文化、知识、教育、启悟于一册之读物。讲者旁通博引,思想四通八达; 四、 五次集中讲座,讲题吸引,内容涵盖孔子之身世、学习、成长、出仕、思想创发、历史贡献、及积极救世之行动。特别环绕「知命之旅」来理解孔子之抱负,以显示孔子与其他思想家之不同; 五、 开创文化之旅的新形式,旅行不只是探访古迹,游览景点,而是学习和锻炼,可以很丰富,又很深刻; 六、 著名学者带领,知识广博,思想深入,层层开演,处处点破。学者如醍醐灌顶,耳目全新; 七、 培植对中国文化之信心,加强民族凝聚力,阅读本书,自然得到; 八、 内容虽以孔子为主,但随机旁及先秦诸子、道家、佛家,乃至当代西方自由主义、政治、经济、基督教等,闻一得十; 九、 文笔流畅,语言通俗易读; 十、 思想濶大,古今纵横,彻上彻下,启人心扉。
本书简介: 现代人在生存压力下,只知追求专业、追求成功、追求财富,只有知识的平台、职业的平台、技能的平台,没有人生的平台,以致人生的路,愈走愈狭;人所承受的压力,也愈来愈大。 如何化解压力?如何开辟人生的空间?如何修养自己?乃至如何读书?如何思考?如何处理你的感情生活?如何到达人生的终极?本书特为你一一展示,让你打开人生的大门:原来专业之外,才是人生。 建造人生成长的平台,推广通识,本书为不二之选 。
本书简介: 文化之旅,顾名思义,不只是看风景、看古迹,而是看它背后的历史长河,由古到今,扣人心眼。 本书作者在二〇一五年,偕同一百二十余人,作「山西古道场之旅」。上追源头,下思当代,游赏之余,特设四个讲座,分别从历史、人文、古寺、道场、石窟、营商之道与民族融合等多角度探讨山西风貌及其对现代人的启发。意深旨远,诚思想家之力作。
本书简介: 「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」。人生下来,似乎就是要解决生死问题。当你面临死亡,财富、名声、地位、权力,全都变得不重要。佛陀未成道时,身为太子,享尽荣华;出游四门时,都分别受到老、病、死问题的困扰,才出家求道。这几个阶段,都是人生所必经,即使你多么成功,多么富有也不能闪避。但谁能透入生、老、病、死的奥秘?谁能正视它们的来临?谁能识得其中的深意? 于今廿一世纪,人们经历了战争、核武的威胁,还受到恐怖袭击、环境污染、地球暖化、金融海啸、政治纷争、资源耗尽的折磨,对生命还有何悬念?有何觉醒?有何反应?有何承担?我们选择继续做鸵鸟,还是与梦一般的繁华共逝? 在生命的重要时刻,人必须有智慧。孔子说:「朝闻道,夕死可矣!」,本书即为在现实中为生活所困而不忘生命之智慧者而写。作者霍韬晦,为人所共知之思想家、佛学家,善于感受,精于说法。人身难得,妙义难闻,欲得人生智慧者不可错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