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总序 什么是生命教育?生命教育不是理论、不是知识、不是概念思维、不是逻辑推演。现代人迷信理论,结果身陷囹圄;后现代加以批判,十分有道理,可惜他们仍然不能到达生命,以致错认、扭曲、迷惑、虚无。正如福柯说:“人一如沙滩上的肖像,海浪一来,就抹去了。”多么可悲! 本书不讲理论,不讲知识,只讲对应。当你在人生之路上遇到艰难,遇到苦楚,空有许多知识,也无力拯你出险。尤其是你在得意中突然陷落,突然变化,抽象的言辞根本不能表达、亦无能抚慰你的心灵。生命的秘密只有深入者知之,本书假藉上师之形象,提供指引:峰回路转,解开心结,使人自悟。所有故事,都是真实个案,有智慧的读者,自可从中获得启发。 本书旧题《喜耀禅话》,或有读者未明。今易名改版,方便接引。古人云:“万古长空,一朝风月。”此即一朝风月,若悟万古长空,则现代人之心障,可不言而去矣。 2005年冬日 霍韬晦序于香港东方人文学院
对联是中国文学独有之艺术形式,讲求声律和谐、匀称工整,文字精炼而意蕴悠长。 当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霍韬晦教授自幼喜好文学,功底深厚;更以文学为性情之物,由内而出,以情动人,可感人心而化天下。故其治学、任事虽忙,仍不忘创作。每逢节庆或重大事件,必撰联作纪,其思想、人格与艺术修养皆融入其中,上通天地,下感苍生,心应外物,遥接古人,读者于欣赏对联艺术之形式美外,更可一窥其精神世界。 本书辑录了作者自一九八八至二零一八年三十年间所撰春联,加以注释,并有幸得到当代艺术大师谭宝硕先生妙笔挥毫,形神兼备,更添风采。
本书简介: 人类文明进至廿一世纪,科技空前飞跃,电脑、电子通讯、大数据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,组成前所未有的力量,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。通过科技的发展,人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世界,其实是反过来逐步被科技控制。人很可能丧失了自己最宝贵的自由。 为什么? 本书指出世界各大文化各有其发展的轨迹,但除中国传统文化外,其他大都是外向思维,视理性为工具。科技愈发展,人的野心愈大。 如何化解人内心的无明:征服欲、控制欲、占有欲、消费欲?作者认为应回到中国国学,如何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,重视修养,重视人伦。在知识教育之外,更强调性情教育,重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。
本书简介: 黎斯华自幼热爱中国历史文化,向往书本中之人物与理想世界;发而为文,感情真挚,思想纯朴,脱俗出尘。本书以粤剧为题材,除欣赏其艺术外,更注重其精神世界之呈现;此即斯华所郑重说出的「常情」。 「常情」不是普通的人情、闲情、耳食之情,也不是激情、狂情、占有之情,而是出自于人的心灵深处,甘愿为所爱的人完全付出之情。没有犹豫、没有计较、没有要求、没有畏缩,当下直出;行其所行,道其所道,精神溢出于肉体之外,而形成一至真、至善、至美之境。唯识者得之。
本书简介: 现代人在生存压力下,只知追求专业、追求成功、追求财富,只有知识的平台、职业的平台、技能的平台,没有人生的平台,以致人生的路,愈走愈狭;人所承受的压力,也愈来愈大。 如何化解压力?如何开辟人生的空间?如何修养自己?乃至如何读书?如何思考?如何处理你的感情生活?如何到达人生的终极?本书特为你一一展示,让你打开人生的大门:原来专业之外,才是人生。 建造人生成长的平台,推广通识,本书为不二之选 。
本书简介: 黎斯华自幼热爱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,向往书本中之人物与理想世界;发而为文,感情真挚,思想纯朴,脱俗出尘。本书收录其论中国历史之真精神、中国传统读书人承担世运、坚毅赤诚之人格,故作者言:中国之史学实质为「志学」。以见人之精神力量,可以伸入历史,贯于天地,永远感动人心。作者之一生,亦实为此一精神之展现。能读此书,可扣中国历史之门。